土牛膝

跳轉(zhuǎn)到: 導(dǎo)航, 搜索

土牛膝
Tǔ Niú Xī
土牛膝
別名 倒扣草、倒扣簕、倒鉤草、粗毛牛膝、雞掇鼻、雞骨癀、杜牛膝
功效作用 活血祛瘀;瀉火解毒;利尿通淋。主閉經(jīng);跌打損傷;風(fēng)濕關(guān)節(jié)痛;痢疾;白喉;咽喉腫痛;瘡癰;淋證;水腫
英文名  
始載于 本草圖經(jīng)
毒性 無毒
歸經(jīng) 肝經(jīng)腎經(jīng)
藥性
藥味

土牛膝為植物科植物粗毛牛膝AchyranthesasperaL.、牛膝A.bidentataB1.野生種的根。

目錄

簡介

別名懷牛膝、牛髁膝、山莧菜、對節(jié)草、紅牛膝、杜牛膝、土牛膝(野生品)。為植物莧科植物粗毛牛膝

土牛膝

AchyranthesasperaL.、牛膝A.bidentataB1.野生種的根。產(chǎn)于福建、廣西、廣東、四川、云南、河南等地。秋季采挖,洗凈,曬干,生用,亦用鮮品?! ?/p>

種屬分類

野牛膝

牛膝(野生者)的干燥根莖及根,又名:野牛膝。

根莖呈圓柱狀,長1~3厘米,直徑6~10毫米,灰棕色,上端有莖基殘留,周圍著生多數(shù)粗細(xì)不一的根。

根長圓柱形,略彎曲,長約15厘米以下,徑可達(dá)4毫米;表面淡灰棕色,有細(xì)密的縱皺紋。

質(zhì)稍柔軟,干透后易折斷,斷面黃棕色,可見成圈狀散列的維管束。

氣微,味微甜。

產(chǎn)陜西、甘肅、安徽、江西、福建、浙江、江蘇、四川、貴州等地。

土牛膝

  

柳葉牛膝

柳葉牛膝的干燥根莖及根,又名:蘇木紅、荔支紅、透血紅(《綱目拾遺》),紅牛膝、??讼?。

根莖短粗,長2~6厘米,徑1~1.5厘米。

根4~9條,扭曲,長10~20厘米,徑0.4~1.2厘米,向下漸細(xì)。

表面灰黃褐色,具細(xì)密的縱皺紋及須根除去后的痕跡。

質(zhì)硬而稍有彈性,易折斷,斷面皮部淡灰褐色,略光亮,可見多數(shù)點(diǎn)狀散布的維管束。

氣微,味初微甜后澀。產(chǎn)江西、浙江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貴州等地。  

粗毛牛膝

粗毛牛膝的干燥根莖及根。

根莖短圓柱形,灰棕色,周圍著生眾多圓柱狀細(xì)長的根,長約6~10余厘米,粗約2~5毫米,略彎曲。

表面灰棕色,有細(xì)淺的縱皺紋。

質(zhì)堅(jiān)硬,易折斷,斷面纖維性,淡灰青色至灰白色。

味淡無臭。

產(chǎn)廣東、福建、廣西等地?! ?/p>

形態(tài)特征

多年生草本,高1~1.6米.莖直立,四方形,節(jié)膨大;葉對生,葉片披針形或狹披針形,

土牛膝

長約4.5~15厘米,寬約0.5~3.6厘米,先端及基部均漸尖,全緣,上面綠色,下面常呈紫紅色。

穗狀花序腋生或頂生;花多數(shù);苞片1,先端有齒;小苞片2,刺狀,紫紅色,基部兩側(cè)各有1卵圓形小裂片,長約0.6毫米;花被5,綠色,線形,具3脈;雄蕊5,花絲下部合生,退化雄蕊方形,先端具不明顯的齒;花柱長約2毫米。

胞果長卵形?;ㄆ?~10月。果期3~11月?! ?/p>

化學(xué)成份

粗毛牛膝根含皂甙,甙元為齊墩果酸,并含昆蟲變態(tài)激素蛻皮甾酮(Ecdysterone)。種子含糖約56%、蛋白質(zhì)約22.5%,還含皂甙,系齊墩果酸和葡萄糖、鼠李糖、葡萄糖醛酸所形成的多糖甙。全草含生物堿。  

藥理作用

【藥材名】土牛膝

【拉丁名】①AchyranthesbidentataBl.(原植物牛膝),②AchyrantheslongifoliaMak.(柳葉牛膝),③

土牛膝

Achyran-thesasperaL.(粗毛牛膝)

【名稱考證】土牛膝(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),杜牛膝(《本草備要》)、山牛膝(《綱目拾遺》)

【藥理】(1)煎劑在人體體內(nèi)顯抗腫瘤的治療作用。(2)粗毛牛膝劑在動物體內(nèi)能中和白喉桿菌毒素,并有預(yù)防白喉的作用。(3)牛膝煎劑或醇提取液對醉犬、獵、兔作靜脈注射,均有短暫的降壓作用。(4)牛膝煎劑靜脈注身于麻醉家兔,有輕微利尿作用,腹腔注身于已用醋酸產(chǎn)生扭轉(zhuǎn)的小鼠呈一定的止痛作用。(5)牛膝煎劑對動物離體腸管有輕度抑制作用。(6)牛膝煎劑和流浸膏對家兔離體子宮不論已孕、末孕都能使之收縮;對收縮無力的小鼠離體子宮則有加強(qiáng)其收縮的作用。

【科目來源】雙子葉植物藥莧科植物

【藥用部位】牛膝的野生種及柳葉牛膝、粗毛牛膝等的根和根莖。

性味歸經(jīng)】苦酸,平。①《福建民間草藥》:“苦酸,平,無毒。”②《廣西中草藥》:“味微苦酸,性寒,無毒?!雹邸对颇现胁菟帯罚骸案饰⑺幔瑳??!比胄摹⒏?、大腸三經(jīng)。

【功效分類】活血祛瘀

【功效主治】活血散瘀,祛濕利尿,清熱解毒。治淋病,尿血,婦女經(jīng)閉,癥瘕,風(fēng)濕夫節(jié)痛,腳氣,水腫,痢疾瘧疾,白喉,癰腫,跌打損傷。

【用法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3~5錢(鮮者1~2兩)。外用:搗敷,搗汁滴耳或研末吹喉。

【用藥忌宜】《福建民間草藥》:“孕婦忌用?!雹咧伟缀聿l(fā)心肌炎:鮮土牛膝五錢,鮮萬年青根三錢,搗爛取汁,加白糖適量,溫開水沖服。⑧治扁桃腺炎:土牛膝、百兩金根各四錢,冰片二錢,研極細(xì)末,噴喉。⑨治急性中耳炎:鮮土牛膝適量,搗汁,滴患耳。⑩治足腿紅腫放亮,其熱如火,名流火丹:土牛膝搗爛,和馬前子及舊銹鐵磨水,豆腐渣調(diào)勻,微溫敷之。(《嶺南采藥錄》)⑾治跌打損傷:土牛膝三至五錢。水煎,酒對服。(《江西中藥》)

【用藥配伍】配桂枝,溫中散寒;配車前子,通利小便,清熱祛濕;配鉤藤,補(bǔ)益肝腎。

【炮制方法】揀去雜質(zhì),洗凈,潤透切段,曬干?! ?/p>

相關(guān)選方

①治男婦諸淋,小便不通:土牛膝連葉,以酒煎服數(shù)次。血淋尤驗(yàn)。(《嶺南采藥錄》)

②治血滯經(jīng)閉:鮮土牛膝一至二兩,或加馬鞭草鮮全草一兩。水煎,調(diào)酒服。(《福建中草藥》)

③治風(fēng)濕性關(guān)節(jié)痛:鮮土牛膝六錢至一兩(干的四至六錢)和豬腳一個(七寸),紅酒和水各半煎服。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

④治肝硬變水腫:鮮土牛膝六錢至一兩(干的四至六錢)。水煎,飯前服,日服兩次。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

⑤治痢疾:土牛膝五錢,地桃花根五錢,車前草三錢,青荔三錢。水煎,沖蜜糖服。(《廣西中

土牛膝

草藥》)。

⑥治白喉:鮮土牛膝一至二兩,加養(yǎng)陰清肺湯(生地元參、麥冬川貝母、丹皮、白芍甘草、薄荷)。水煎服,每日至二劑;另用朱砂一分,巴豆一粒,搗爛,置于膏藥上,貼印堂穴,六至八小時皮膚起泡后取下。

⑦治白喉并發(fā)心肌炎:鮮土牛膝五錢,鮮萬年青根三錢,搗爛取汁,加白糖適量,溫開水沖服。

⑧治扁桃腺炎:土牛膝、百兩金根各四錢,冰片二錢。研極細(xì)末,噴喉。

⑨治急性中耳炎:鮮土膝適量,搗汁,滴患耳。(⑥方以下出《江西草藥》)

⑩治足腿紅腫放亮,其熱如火,名流火丹:土牛膝搗爛,和馬前子及舊銹鐵磨水,豆腐渣凋勻,微溫敷之。(《嶺南采藥錄》)

⑾治跌打損傷:土牛膝三至五錢。水煎,酒對服。(《江西草藥》)  

功能主治

(1)敗毒抗癌,用于癌瘤積毒:鼻咽癌土牛膝、野麥、漢防已各30克均用鮮品,水煎3次分服。另取燈心草搗碎口含。同時用垂盆草搗爛。繼續(xù)煺月,可獲近期痊愈。宜于未分化癌。食管癌土牛膝、丹參、黃芪、沙參、黨參各9克,黃芩、川貝、雞內(nèi)金各6克,金銀花15克,白英30克水煎3次分服,每次送云南白藥2克。可連服半年,能使癥狀消失,飯量增加。

(2)逐淤除痹,用于淤阻痹痛:淤阻經(jīng)閉土牛膝、馬鞭草各30克均用鮮品,水煎,調(diào)酒服。風(fēng)濕痹痛土牛膝12克,續(xù)斷木瓜各9克水煎3次分服。

(3)消炎利尿,用于炎癥尿淋:小兒肺炎鮮土牛膝500克,搗爛,加適量開水,絞取汁500毫升,隔水蒸0.5小時。1~2歲小兒每次服15毫升;3~5歲~35毫升,隔4~6小時1次,日2~3次,亦宜于麻疹并發(fā)肺炎、流感肺炎及支氣管肺炎等。尿淋澀痛土牛膝、滑石各12克,冬葵子9克水煎3次分服。治淋病,尿血,婦女經(jīng)閉,癥瘕,風(fēng)濕關(guān)節(jié)痛,腳氣,水腫,痢疾,瘧疾,白喉,癰腫,跌打損傷。

土牛膝

①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:治婦人血塊。

土牛膝

②《綱目拾遺》:活血化瘀,寬筋,理跌打損傷。治破傷風(fēng),七十二般惡疾。功勝川產(chǎn)。③《嶺南采藥錄》:為收斂藥及利小便藥,清血消毒。

喉癥搗汁含漱;又散血止痛,理腳氣,煎酒服。

④《福建民間草藥》:散瘀血,強(qiáng)足膝,引藥下行。

⑤《南寧市藥物志》:清熱,散血止痛。

治瘧疾、痔瘡及紅白痢;外用治跌打損傷。

⑥《江西草藥》:治竹木刺傷,毒蜂咬傷等癥;并可引產(chǎn)。

⑦《上海常用中草藥手冊》:通經(jīng)利尿,清熱解毒,活血止痛。

治腳氣腫脹,關(guān)節(jié)炎,風(fēng)濕痛,白喉,急慢性咽炎。

⑧《貴州草藥》:生用可破血利濕,炒用補(bǔ)肝腎,強(qiáng)筋骨。

⑨《云南中草藥》:活血祛瘀,清熱除濕,治咳血,鼻衄,尿血,尿路感染濕熱帶下?! ?/p>

臨床應(yīng)用

治療白喉

取煎液內(nèi)服,或藥汁噴霧,均有效果。一內(nèi)服:用新鮮根1斤,制成濃縮煎液500毫升。10歲以內(nèi)小兒每日100毫升,分~4次服。治療咽白喉29例,氣管白喉3例,除2例分別因突然窒息、嚴(yán)重中毒而致心肌麻痹死亡外,均獲治愈,治愈病例服藥時間平均為6.8天,呼吸困難于2~8日恢復(fù)正常,咽頭偽膜于2~7日脫落,體溫于2~10天下降,細(xì)菌培養(yǎng)4~8日轉(zhuǎn)陰。二噴霧:用新鮮土牛膝根搗爛,加入30~40℃左右的溫開水浸漬24小時,過濾取汁。以喉頭噴霧器裝入新鮮藥汁,每隔2小時噴射1次,連續(xù)使用,直至偽膜剝離為止。據(jù)35例的初步觀察,約有半數(shù)以上的病例,偽膜在治療后第4天完全脫落,最快的為17小時,但也有延長至15日久的。噴射次數(shù)與剝離速度似無明顯關(guān)系。隨著偽膜的消退,全身癥狀也遠(yuǎn)漸消失或減輕。此外,有用鮮土牛膝全草5~7棵搗爛絞汁,兌入人乳或冷開水半杯,每10~20分鐘取少許吞咽,或從鼻孔中滴入,使藥物作用于咽喉部。治療2例,均在4~S天痊愈?! ?/p>

治療小兒肺炎

用新鮮土牛膝根1斤搗爛,加入適量開水,絞取汁1斤,隔水蒸半小時。1~2歲每次服15毫升,3~5歲~26毫升,每隔4~6小時1次。治療麻疹并發(fā)肺炎、支氣管肺炎、流感肺炎等26例(其中7例曾配合其它中藥治療),服藥1~6天(平均2.6天)后,24例痊愈,2例死亡?! ?/p>

引產(chǎn)

取新鮮土牛膝根(須選白色的,紅色的無效)2寸左右長,洗凈,刮去粗皮,一端削成圓錐狀,尾部扎絲線1根,用高壓或75%酒精浸泡消毒。外陰及宮頸口按常規(guī)消毒后,將土牛膝根輕輕插入宮頸,再以消毒紗布塞入陰道,以防牛膝脫出。亦可用鮮土牛膝5克搗爛取汁,以消毒紗布浸濕,卷成條狀,用無菌塑料紙包好,針刺若干小孔(便于藥汁滲出),然后按上法插入宮頸內(nèi)。一般12~24小時內(nèi)即可發(fā)生效果。土牛膝根待流產(chǎn)時自行排出。如24小時仍未生效,應(yīng)取出,另取新鮮者插入。據(jù)18例的觀察,結(jié)果11例成功,1例不全流產(chǎn)。又用于過期流產(chǎn)4例(其中死胎2例)和大月份的葡萄胎2例,亦獲良效。藥物反應(yīng)有輕度體溫升高,流產(chǎn)后即可降至正常。但使用時必須嚴(yán)格消毒,注意操作,防止感染及宮頸外傷。

關(guān)于“土牛膝”的留言: Feed-icon.png 訂閱討論RSS

目前暫無留言

添加留言

更多醫(yī)學(xué)百科條目

個人工具
名字空間
動作
導(dǎo)航
推薦工具
功能菜單
工具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