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髓造血細胞再生障礙

跳轉到: 導航, 搜索

常導致患者貧血,即再生性障礙性貧血,骨髓造血組織顯著減少,造血功能低下或部分衰竭,使得血細胞生成障礙,引起全血細胞數(shù)量減少。

目錄

骨髓造血細胞再生障礙的原因

年齡增大,骨髓老化等。

骨髓造血細胞再生障礙的診斷

時常頭暈,有貧血癥狀,血紅細胞量減少。

骨髓造血細胞再生障礙的鑒別診斷

骨髓造血細胞再生障礙癥狀需要和下面的癥狀相互鑒別:

脾功能亢進:脾功能亢進(簡稱脾亢)是一種綜合征,臨床表現(xiàn)脾腫大、一種或多種血細胞減少,而骨髓造血細胞相應增生,可經(jīng)脾切除而緩解。本病經(jīng)治療原發(fā)病后,部分病例臨床癥狀可減輕。脾臟切除后,臨床癥狀可得到糾正。

血紅蛋白尿:尿中含有游離血紅蛋白稱血紅蛋白尿。是診斷血管內(nèi)溶血的證據(jù)之一。由于尿中含量不等尿色可以紅色、濃茶色、嚴重時醬油色。

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: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(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, MDS)是一組起源于造血髓系定向干細胞多能干細胞異質克隆性疾患,其基本病變是克隆性造血干、祖細胞發(fā)育異常(dysplasia),導致無效造血以及惡性轉化危險性增高。主要特征是無效造血和高危演變?yōu)榧毙运柘?a href="/w/%E7%99%BD%E8%A1%80%E7%97%85" title="白血病">白血病,臨床表現(xiàn)為造血細胞在質和量上出現(xiàn)不同程度的異常變化。MDS發(fā)病率約10/10萬~12/10萬人口,多累及中老年人,50歲以上的病例占50%~70%,男女之比為2:1。MDS30%~60%轉化為白血病。其死亡原因除白血病之外,多數(shù)由于感染、出血,尤其是顱內(nèi)出血。

老年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: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(MDS)是一組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細胞的惡性克隆性疾病。主要特征有:①血細胞發(fā)育異常,表現(xiàn)為骨髓無效和病態(tài)造血;②惡性克隆保留一定程度的分化潛力,且增生比較緩慢;③部分最終轉化為急性白血病,主要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(AML)。

時常頭暈,有貧血癥狀,血紅細胞量減少。

骨髓造血細胞再生障礙的治療和預防方法

1.對造血系統(tǒng)有損害的藥物應嚴格掌握指征,防止濫用。在使用過程要定期觀察血象。

2.對接觸損害造血系統(tǒng)毒物或放射性物質的工作者,應加強各種防護措施,定期進行血象檢查。

3.大力開展防治病毒性肝炎及其他病毒感染。

參看

關于“骨髓造血細胞再生障礙”的留言: Feed-icon.png 訂閱討論RSS

目前暫無留言

添加留言

更多醫(yī)學百科條目

個人工具
名字空間
動作
導航
推薦工具
功能菜單
工具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