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痿少氣

跳轉(zhuǎn)到: 導(dǎo)航, 搜索

骨痿少氣是指同時(shí)具有骨痿少氣癥狀

骨痿,亦稱腎痿。由于腎熱內(nèi)盛,或邪熱傷腎,陰精耗損,骨枯髓虛所致。證見腰脊酸軟,不能伸舉,下肢痿弱,不能行動(dòng),面色暗黑,牙齒干枯等。

少氣,呼吸微弱短促,言語無力。出《素問.玉機(jī)真臟論》。多因臟氣虛弱或水飲內(nèi)聚所致。

目錄

骨痿少氣的原因

由于勞累過度、感受外邪、臟腑內(nèi)傷或氣候反常,四時(shí)不正之邪侵襲機(jī)體使得腎熱內(nèi)盛,或邪熱傷腎,陰精耗損,骨枯髓虛,臟氣虛弱或水飲內(nèi)聚所致。

骨痿少氣的診斷

呼吸微弱短促,言語無力,腰脊酸軟,不能伸舉,下肢痿弱,不能行動(dòng),面色暗黑,牙齒干枯等。

骨痿少氣的鑒別診斷

呼吸微弱:由呼吸器官病變、心源性肺水腫、各種原因所致的酸中毒、大出血等原因所引起,主要表現(xiàn)為自主呼吸微弱,面色不佳。

呼吸微弱短促,言語無力,腰脊酸軟,不能伸舉,下肢痿弱,不能行動(dòng),面色暗黑,牙齒干枯等。

骨痿少氣的治療和預(yù)防方法

奔豚湯

【來源】《金匱要略》卷上。

【組成】甘草 芎藭 當(dāng)歸各6克 半夏12克 黃芩6克 生葛15克 芍藥6克 生姜12克 甘李根白皮12克

【用法】上藥九味,以水1.2升,煮取400毫升。溫服100毫升,日三服,夜一服。

【主治】奔豚氣上沖胸,腹痛,往來寒熱。

方劑名稱 奔豚湯

藥物組成 甘草4兩(炙),李根白皮1斤(切),葛根1斤,黃芩3兩,桂心2兩,栝樓2兩,人參2兩,芎?1兩。

處方來源 《外臺(tái)》卷十二引《小品方》。

方劑主治 奔豚,手足逆冷,胸滿氣促,從臍左右起,郁冒者。

用藥禁忌 忌海藻、菘菜、生蔥。

制備方法 上切。

用法用量 以水1斗5升,煮取5升,去滓,溫服1升,日3次,夜2次。

奔豚,又名賁豚、奔豚氣,曰腎之積。證見有氣從腹上直沖胸咽喉,發(fā)作時(shí)痛苦劇烈,或腹痛,或往來寒熱。病延日久,可見咳逆骨痿、少氣等癥。王晉三云:「賁,與『憤』同,俗稱奔;豚,尾后竅;又,小豕也。病從腹中氣攻于上,一如江豕之臀憤起而攻也?!?《古方選注》)本方為治腎水凌心所致的奔豚病的專方,故名「奔豚湯」。

參看

關(guān)于“骨痿少氣”的留言: Feed-icon.png 訂閱討論RSS

目前暫無留言

添加留言

更多醫(yī)學(xué)百科條目

個(gè)人工具
名字空間
動(dòng)作
導(dǎo)航
推薦工具
功能菜單
工具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