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感型藥疹

跳轉到: 導航, 搜索

用于預防、診斷、治療的藥物,無論通過任何途徑進入機體后,引起的皮膚和(或)粘膜損害的不良反應,謂之藥疹。為皮膚科急診中常見的病種?! ?/p>

目錄

病因

大多數(shù)藥物都具有引起藥疹的可能性,其中包括中草藥物,但以抗原性較強者引起的最多。常見者為磺胺類,四環(huán)素灰黃霉素,酚噻嗪類,萘啶酸苯海拉明,去敏靈奎寧,異煙肼維生素B1,氨甲喋呤等。此外,對患有先天過敏性疾病的機體及重要器官患有疾病的患者,發(fā)生藥疹的危險性比較大?! ?/p>

癥狀

光感型藥疹 服藥后需經紫外線作用后才出現(xiàn)皮損。分光毒及光過敏性反應兩類。

1.誘發(fā)藥物 磺胺類,四環(huán)素,灰黃霉素,酚噻嗪類,萘啶酸,苯海拉明,去敏靈,奎寧,異煙肼,維生素B1,氨甲喋呤等。

2.臨床表現(xiàn) 光毒反應性損害,可發(fā)生在初次服藥的患者,經日曬后2~8h,暴光部位皮膚出現(xiàn)紅斑、水腫或大皰。光過敏反應性損害則于暴光后有5~20天致敏潛伏期,以后再暴光時,于數(shù)分至48h內發(fā)病。皮損可為紅斑風團性損害,也可為丘疹、水腫性斑塊、結節(jié)、水皰濕疹樣等多形態(tài)性損害。除暴光部位外,非暴光部位也可發(fā)生。均伴瘙癢?! ?/p>

檢查

常規(guī)檢查:

1.血常規(guī)。

2.尿常規(guī)。

3.生化全項?! ?/p>

治療

(一)病因治療 盡可能明確病因,立即停用致敏或可疑致敏性藥物,并終身禁用。鼓勵病人多飲水或輸液以加速藥物自體內的排出。對由重金屬如砒、金等引起的藥疹,要給與絡合劑,如二巰基丙醇(BAL)等使之與重金屬離子絡合后從尿中排出。

(二)對癥及支持療法 對重型藥疹的治療原則為及時搶救,盡早收入院治療。

1.抗休克與供氧 對伴發(fā)過敏性休克者要分秒必爭,立即皮下或肌內注射1:1000腎上腺素0.3~0.5ml。呼吸困難者予以吸氧,喉頭水腫已堵塞呼吸道時,可考慮氣管切開。

2.激素 對Steveus-Johson綜合征、TEN、重癥剝脫性皮炎型藥疹者,及早使用大劑量糖皮質激素為挽救生命的關鍵措施。用量應足以控制臨床癥狀為準。癥狀控制后應盡快減量至停藥。

3.抗組胺藥 選H1受體拮抗劑,如苯海拉明每次mg,每日3次或20mg肌注,每日3次等,對皮肢瘙癢與水腫的緩解有一定效果。

4.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注意膠體蛋白質的輸入量,必要時輸血血漿。

5.預防及治療感染

6.粘膜損害的處理 可用3%硼酸水清洗結膜,皮質類固醇眼藥滴眼每3h一次。

7.皮膚損害的局部治療 選用無刺激、具保護性并有一定收斂作用的藥物,根據(jù)損害的特點進行治療。

關于“光感型藥疹”的留言: Feed-icon.png 訂閱討論RSS

目前暫無留言

添加留言

更多醫(yī)學百科條目

個人工具
名字空間
動作
導航
推薦工具
功能菜單
工具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