伐木丸
| A+醫(yī)學百科 >> 伐木丸 |
〖釋名〗 瀉肝即瀉木,故方名“伐木”。
〖方源〗 《絳雪園古方選注》引《張三豐仙傳方》“治脾土衰弱,肝木氣盛,肝乘脾土,病心腹中滿,或黃腫如土色,服此能助土益元”。
【處方】蒼術(炒)800g; 六神曲(炒)100g; 皂砜(醋煅)400g。
【制法】以上三味,粉碎成細粉,過篩,混勻,用醋100g加水適量泛丸,干燥,即得。
【性狀】本品為淡黃色的水丸;氣微香,味澀。
【檢查】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(guī)定(附錄 8頁)。
【功能與主治】健脾燥濕,殺蟲,補血。用于面色萎黃,浮腫,心悸氣短,疲倦乏力,大便糖薄,舌淡苔薄,脈象濡細的黃腫病。
【用法與用量】口服,一次g,一日 3次。
【規(guī)格】每12粒重1g
【貯藏】密閉,防潮。
[出處及標準編號]衛(wèi)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制劑第五冊(WS3-B-0924-91),頁碼:55。
[方歌]伐木丸中有綠礬,蒼術酒曲醋糊丸,瀉肝宜脾消黃腫,鉤蟲為患效可觀。
出自A+醫(yī)學百科 “伐木丸”條目 http://www.timberreclaimed.com/w/%E4%BC%90%E6%9C%A8%E4%B8%B8 轉載請保留此鏈接
| 關于“伐木丸”的留言: | |
|
目前暫無留言 | |
| 添加留言 | |
